信息技術與智慧交通專業群
(一)專業群與教育鏈
我校多年深耕智慧交通行業,形成圍繞產教同域、四教并施、五育融合模式的智慧交通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構建路徑如圖1所示:
圖1 圍繞產教同域、四教并施、五育融合的智慧交通專業群培養模式邏輯圖
(1)構建產教同域模式、四教并施、五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智慧交通專業群實施產教同域,共建產業學院,優化教育配置,增強學生實踐與就業。四教并施強化黨建與職業技能基礎,五育融合提升專業技能與責任感。
構建“單核引領、多基支撐”的智慧交通專業群課程體系
專業群打造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慧交通課程體系,整合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大數據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課程覆蓋基礎理論到實踐應用,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A課程如高等數學、計算機素養等奠定學科基礎;核心課程深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實訓課程如交通大數據分析、智慧交通建模增強實踐和創新能力。
(3)校企師資互聘互助,打造雙師融合教學團隊
專業群為滿足智慧交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創新實施校企師資互聘互助,構建雙師型團隊,結合理論與實踐,共同參與教學和科研。學院建立溝通機制,定期交流,促進知識共享,搭建實踐平臺,讓企業專家參與教學,確保學生接觸最新技術。通過培訓和研討提升教師素養,建立激勵評價體系,鼓勵團隊創新和進步。
(4)教學標準與行業規范融合,構建綜合評價體系
構建與行業規范融合的綜合評價體系,確保專業群課程教學與行業需求同步,培養符合標準的人才。評價體系綜合考量學生理論、實踐和創新能力。多元化評價方法結合企業標準,全面評估學生。該體系提高了專業教學質量,增強學生行業項目實踐技能。
(二)群內專業的邏輯性
專業群充分發揮學院辦學優勢,面向福建省區域數字經濟產業鏈與智慧交通產業鏈,實施基于數據驅動的專業人才培養戰略。
圍繞“數據”元素,從數據采集→數據安全傳輸存儲→數據分析與處理→數據結果呈現→測試、實施環節,構建信息產業與智慧交通產業的人才培養鏈。
圖2專業群內專業邏輯圖
(三)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
智慧交通專業群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質量意識、創新精神、勞動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智能交通素養的信息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信息技術行業企業和智慧交通行業信息化領域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工智能技術、軟件技術、大數據技術、智能化解決方案與實施、信息安全、應用軟件開發、軟件測試等崗位工作,為“交通強國”和區域內信息產業和智慧交通產業以及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