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光彩,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信息與智慧交通學院“E芯人·五福南靖”中華文脈傳承團,于8月6日至10日赴漳州市南靖縣開展暑期“三下鄉”文化傳承實踐活動。成員們懷揣赤誠之心,發揮自身專業所長,深入鄉村沃土,在服務實踐中錘煉意志、增長才干、奉獻智慧。他們以青春腳步丈量文化沃土,用專業技能守護歷史根脈,生動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青春華章。
躬行傳薪火,盞中見工夫
晨曦微露,傳承團便已抵達茶莊。成員們推門而出,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連綿起伏、生機盎然的翠綠茶山,生機盎然。在茶莊內,成員們細細品鑒了當地的特色佳茗——肉桂與金觀音。茶湯濃釅飽滿,入口回甘悠長,令人回味。隨后,大家參觀了現代化的制茶車間,這里有現代的制茶機器,也有著歷史悠久的制茶工具,經介紹,制茶流程有六步,采青、曬青、殺青、揉捻、烘培、成品,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的智慧與心血。成員們在茶藝師的指導下,親手體驗了揉捻與烘焙的環節,感受到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通過此次實踐,團隊不僅加深了對茶文化的理解,也激發了運用專業技能助力傳統產業升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方圓蘊天地,聚落承古今
午后,傳承團成員們懷著敬仰之心,踏入了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樓文化圈。在這里,一段漳州戰役的往事講述,將大家的思緒拉回了烽火連天的歲月。當目光觸及土樓那高大鐵門上深深凹陷、斑駁蝕刻的彈孔時,那段抵御外侮、浴血奮戰的艱辛歷史仿佛近在咫尺,讓人肅然起敬,也深切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
移步深入,土樓獨特的建筑布局令人嘆為觀止。那堅實高聳的圓形或方形外墻,不僅是抵御外敵的屏障,更是家族凝聚的象征;內部層疊環繞、秩序井然的 “樓中樓” 結構,宛如一座立體的村落,展現了先民們非凡的空間規劃智慧與和諧共生的理念。仰望這歷經風雨依然巍然屹立的宏偉建筑,其嚴謹的構造、精巧的細節以及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無不彰顯著前代工匠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偉大工匠精神,這份跨越時空的堅守,讓成員們深切感受到傳統文化中 “守正創新” 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用專業技能保護文化遺產的決心。
指尖承古韻,線起續華章
暮色之中,傳承團前往木偶戲戲臺學習提線木偶。在觀看了一場精彩的《拜壽》戲曲后,成員們躍躍欲試,開始對提線木偶技藝進行初步嘗試。細繩纏繞指尖,輕拉慢放間,木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輕輕顫動。成員們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地模仿師傅的動作,盡管手法尚顯生疏,卻難掩對這門古老藝術的敬畏與熱愛。在這靜謐與靈動交織的瞬間,傳統技藝的種子悄然播撒心田,激發起成員們傳承與創新的責任感。
躬身入局,薪火相傳?!癊芯人·五福南靖”中華文脈傳承團的南靖實踐,是一次青春的淬煉,一場文化的溯源。成員們于茶事中體悟匠心不易,于土樓間觸摸歷史滄桑,于木偶戲里感受非遺魅力。所見所聞、所行所感,無不彰顯著中華文脈的博大精深與生生不息,也讓新時代青年深刻銘記守護根脈、振興鄉村的責任擔當。傳承團成員們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文化自覺與實踐真知,繼續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智慧點亮傳統之光,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答卷!
編輯:朱志杰
排版:楊雅欣
審核:劉佳渝 柳燕妮 許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