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打造校地“結對共建,雙向賦能”工作新格局,錘煉青年學生服務社會能力,為基層服務、學校育人增添“新動能”,6月4日,學院團委與共青團福州市倉山區委員會、下渡街道下藤社區、倉山區小茉莉青少年事務社工中心舉行“多方聯動齊發力 ‘青’ 心志愿暖人心” 暨 “校地團社” 結對共建儀式。
四方代表對本次的“校地團社”結對共建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表示,這是一次整合資源、協同發展的積極探索,既為高校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提升其社會責任感與實踐能力,又為社區治理注入青春力量,實現校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對推動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融合,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未來,四方將圍繞組織共建、志愿服務、宣傳倡導等共建內容,持續深化合作,開展多樣化志愿活動,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隨后,學院團委與共青團福州市倉山區委員會、下渡街道下藤社區、倉山區小茉莉青少年事務社工中心共同簽署了“校地團社”共建協議。
簽約儀式后,一場別開生面的溫情互動隨即展開。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青年志愿者與社區居民圍聚一堂,共執搟面杖、同捏白玉餃,讓承載著團圓寓意的餃子在指尖綻放,恰似情誼在互動間悄然凝聚。在這場溫馨的餃子互動中,我校青年學生以熱情與真誠搭建起校社溝通的橋梁。
這場充滿煙火氣的互動,不僅讓青年學子感受到奉獻的快樂,更讓“校地團社” 合作從書面協議轉化為切實行動,激勵著同學們以更昂揚的姿態投身社會實踐,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發展新格局貢獻青春力量。
學院團委始終將志愿服務工作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致力于以“社區點單—團委接單—團支部派單”的方式,著力打造“社區所需、群眾所求、青年所能”的社區實踐項目,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培養專業精神、強化職業技能和服務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為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注入了青春動能。
每一份微小的付出都能匯聚成改變的洪流,每一次真誠的行動都能點亮他人的生活。讓我們以青春之名,踴躍投身志愿服務,用熱情回應社區需求,用行動踐行責任擔當,在服務社會的道路上,書寫屬于船政青年的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