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 團團圓圓
——正月十五鬧元宵——
有言道“不出十五都是年”
元宵是春節的尾音
正月十五是相聚的最后時光
作為農歷的第一個滿月
元宵又稱“上元節”
寄托著人們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元宵由來
元宵
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
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
后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
將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
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有很多
南方吃湯圓、北方吃元宵
看花燈、猜燈謎等等
家家喜氣洋洋,事事順順利利
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正月十五·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已久的習俗。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正月十五·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
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正花燈的造型很多,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
正月十五·耍龍燈
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流行于中國很多地方。
正月十五·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元宵三巧
一巧#日期巧
滿月落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實為一巧。
二巧#月兒巧
今年元宵節當天的月球正好位于遠地點附近,而且是最接近遠地點的一次。
因此這個滿月也是年度最小滿月,較為少見
三巧#時刻巧
至于第三巧,即滿月時刻出現在晚飯后不久,適合觀賞。
今年元宵節的這輪滿月,不僅出現在日落月升之后,而且不需要等到半夜,晚飯后舉頭望月正當其時。
元宵貼士
節日雖喜慶,預防不能停
在這春節的壓軸曲目里
切不可用一場生病滌蕩期許
祝福船政er健健康康歸學~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里明
熱鬧的元宵節
是一場盛大節日的片尾曲
更是歷史書卷新一頁的落筆聲
祝龍年的船政er
團圓美滿,順心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