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教高〔2021〕35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社會事業局,各本科高校、高職院校:
為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實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精神,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全省高等學校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高度重視、高度自覺、高度負責,迅速行動、科學組織、精準施策,在保證師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組織與管理好教育教學工作,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運用抗擊疫情中的思政元素,讓學生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完善教學工作方案。針對受疫情影響可能出現的各類教學情況,做好應對預案,合理調整教學課程、教學時間及教學計劃安排。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綜合考慮疫情形勢變化,及時啟動線上教學。充分考慮因疫情防控暫緩返校、居家健康監測、集中隔離等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同專業、不同類別學生的特點和學業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開展線上教學,做好學業輔導。完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方案,確保做到線上線下隨時切換。
三、調整實踐教學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各高等學校要視情暫停、推遲學生實習實訓等實踐活動,不組織、不參加人員密集的各類活動。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可利用國家級、省級、校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實訓中心及項目開展實踐教學。對目前已在外實習的學生,要協調實習單位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切實做好師生安全防護工作,同時安排專人加強日常管理和預防教育,特別是要重點關注在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崗位的實習生,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四、用好在線課程資源。我廳已在門戶網站推出了包括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在內的1187門優質課程,免費供高等學校選擇使用。各高等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在線課程資源,結合實際,精心遴選,原則上優先選用國家級、省級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及時與相關平臺做好對接,組織學生在線學習。要充分運用“福建省高校在線教育聯盟”和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等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和在線教學工具,開展線上教學、線上討論、答疑輔導、在線作業、在線測驗等。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可在前期課程建設基礎上,組織有關教師錄制或將已錄制完成的部分課程內容在學校網絡學習空間上線運行。鼓勵高等學校通過公共平臺開放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支持高等學校之間推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五、做好教學服務保障。各高等學校要為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務和保障工作。轉入線上教學的學校,要暢通師生聯系通道,做好教學信息的通知和傳遞,開展有關軟件和工具的使用培訓,指導教師熟練掌握MOOC教學、錄播教學、直播教學、遠程指導教學等線上教學形態。要做好教學設備保障,針對未攜帶電腦的學生,特別是新生,要做好學習工具的共享和保障。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原則上應在學生宿舍學習;宿舍無法滿足學習需要的,學校要統籌安排學生在指定區域學習,并嚴格控制學生人數。要錯峰安排線上教學上下課時間,防止學生扎堆下課造成人員聚集或者食堂擁擠。
六、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各高等學校要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標準不縮水,質量不降低。要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平臺運行監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安全有效手段,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傳播,保障在線教學運行安全。要規范線上教學課堂紀律和考試紀律要求,做好教學質量監測。要指導各門課程主講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靈活教學方式方法,確保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各高等學校非必要不要求每一位老師都要制作直播課。要加強個性化學習資源配置,拓展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指導與幫助,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和效果,引導學生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確保學習效果。
七、做好疫情防控教育和心理疏導。各高等學校要在線組織師生開展疫情防控專題教育,引導師生掌握防控新冠肺炎知識,理性認識和科學應對疫情,提高個人防護意識和能力,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要用好已開通的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等,加強師生心理健康疏導,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減少師生恐慌心理。要深切關懷受到疫情影響的師生員工,精心做好生活保障、心理關懷和思想引導等工作。
福建省教育廳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