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督導簡報
(2021年第2期,總第5期)
通用航空產業學院編制 2021年5月6日
【督導工作】
一、教學秩序整體情況
1、二級學院督導基本都認真履行了督導工作任務,3、4月份,課堂教學秩序正常,教師都正常到崗,沒有遲到現象,20級班級整體課堂氛圍良好,遲到現象較少,19級空中乘務兩個班學生遲到、缺課現象較為嚴重,班級女生較多,經常一有點擦傷、不舒服就請假,課堂紀律也不容樂觀,及時和輔導員、班主任溝通,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2、教師教學教案、授課計劃等資料齊全,教員手冊都能及時填寫,教師們精神狀態良好,能積極配合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
【學生動態】
20級空中乘務專業新生開始穿制服上課
為了從日常點滴樹立空乘人員的禮儀規范,加強日常言行舉止、儀容儀態的習慣養成,樹立專業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班級凝聚力,航空學院決定從4月起,要求學生上課期間都穿制服。
部分學生反映穿高跟鞋走路不習慣,尤其是從南區宿舍走到教學樓較遠,路又比較破,但均能接受這一管理規定,慢慢適應。
【督導動態】
我院召開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教學督導工作例會
4月28日下午,我院召開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教學督導工作例會,教學督導組成員王顯彬、陳瑞娟、江敏、張偉以及鄭瑩、林畢紅、王薇娜、陳啟敏老師參加了會議,對前階段教學督導工作進行總結、回饋、交流。本次交流會,二級學院有針對性的選擇上述四位老師參加,四位老師中,陳啟敏和王薇娜老師今年可以轉評中級,鄭瑩和林畢紅老師新聘為講師一級,即將達到副教授評審年限。會上,主要交流了職稱評審時在教學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對四位老師準備職稱晉升有所幫助。
會上,幾位督導老師分別介紹了聽課情況,對聽課老師的課堂教學環節,包括教學組織、教學態度、教學語言、教學互動、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講解、教學效果等進行了點評。督導老師均認為我院的師資教學水平良好,個別班級的課堂紀律應該加強管理。同時會上幾位參加老師也對本學期課程的安排、教學進度、實驗實訓安排、教室設備、督導工作等進行了評價,普遍認為,教室硬件條件不足是制約我院教學的主要因素。
最后,參會老師達成了幾項共識,主要有:
1、教學督導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對教學現狀和教師的一線教學有了一定的了解,聽課后的及時反饋可以有效提高教學。
2、對于教學督導工作,督導的內容、程序和方法要繼續改善,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學現狀,了解教師的一線工作狀況。
3、聽課的反饋機制要暢通,以便及時有效地推動教學。其他教學問題如教學條件、設施等及時反饋。
【督導動態】
我院召開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學生座談會
5月5-6日,我院空中乘務教研室已經航務、維修教研室分別召開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學生座談會,部分老師參加了座談,對前階段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回饋、交流。
會上,學生反映比較共性的問題有:
1.周末排課,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2.思政課比較枯燥,且公共課較多;
3.體育課較嚴格,建議上課時間排在傍晚,不要排在上午;
4.高數課,作用不大,聽不懂,考不過。
5.航空器維修專業、航務技術專業均只有大一新生,實踐課太少。
【職教研究】
提質培優三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辦好公平有質量、類型特色突出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更好地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span>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戰略定位,著力夯實基礎、補齊短板,著力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ǘ┲饕繕?/span>
通過建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接更加緊密、同人民群眾期待更加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更加匹配,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備、制度更加健全、標準更加完善、條件更加充足、評價更加科學。
——職業教育發展制度基本健全,職業學校層次結構合理,分類考試招生成為高職學校招生的主渠道,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投入運行。
——國務院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地方落實主責的職業教育工作機制更加順暢,政府行業企業學校職責清晰、同向發力,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格局更加穩固。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相互融通,職業學校辦學定位清晰,專業設置和人才供給結構不斷優化,每年向社會輸送數以千萬計的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國家、省、校三級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逐步完善,職業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評價體系更具職教特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深化。
——職業學校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整體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大幅提高,有效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
?。ㄈ┗驹瓌t
——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固本強基,綜合改革。聚焦薄弱環節,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夯實職業教育發展基礎。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職業學校辦學活力。
——標準先行,試點突破。健全國家、省、校三級標準體系,完善標準落地的工作機制。以打造創新發展高地為抓手,推進關鍵改革,突破瓶頸制約,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和品牌,帶動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
——地方主責,協同推進。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制,強化省級政府統籌,加強計劃執行的過程管理、檢查驗收和結果應用,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取得實效。
二、重點任務
?。ㄒ唬┞鋵嵙⒌聵淙烁救蝿?/span>
1.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將勞動教育納入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統籌勤工儉學、實習實訓、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環節系統開展勞動教育。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行為習慣培養,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加強藝術類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建設,強化實踐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職業教育研究,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思想體系、話語體系、政策體系和實踐體系。
2.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
加強黨委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引導職業學校全面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愛黨愛國意識,聽黨話、跟黨走。引導專業課教師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構建省校兩級培訓體系,建立輔導員職務職級“雙線”晉升通道,推動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加強中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辦好中職學校班主任業務能力比賽。鼓勵從企業中聘請勞動模范、技術能手、大國工匠、道德楷模擔任兼職德育導師,建設一支閱歷豐富、有親和力、身正為范的兼職德育工作隊伍。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價指標全面納入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專業質量評價、人才項目評審、教學科研成果評估等。到2023年,培育200所左右“三全育人”典型學校,培育遴選100個左右名班主任工作室,遴選100個左右德育特色案例。
3.創新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加強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和高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開足開齊開好必修課程,按照規定選用國家統編教材。高職學校應當根據全日制在校生總數,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中職學校要加大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力度。實施職業學校黨建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德育管理人員、專職思政課教師培訓。改革思政課教師考核辦法,將政治素質作為教師考核第一標準。遵循職業學校學生認知規律,開發遴選學生喜聞樂見的課程資源,因地制宜實施情景式、案例式、活動式等教法,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思政課程。持續開展職業學?!拔拿黠L采”系列活動。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企業德育教育資源,鼓勵引導校企共建德育實踐基地。到2023年,培訓10000名左右德育骨干管理人員、思政課專任教師,遴選100個左右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分級培育遴選1000個左右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10000個左右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10000個左右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
?。ǘ┩七M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4.強化中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把發展中職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系統設計中職考試招生辦法,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核查中職學?;巨k學條件,整合“空、小、散、弱”學校,優化中職學校布局。結合實際,鼓勵各地將政府投入的職業教育資源統一納入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縣級職業教育中心等)調配使用,提高中職學校辦學效益。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每個地市原則上至少建好辦好1所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中職學校。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合作機制,探索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中舉辦綜合高中。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普職融通力度,發揮職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控輟保學”作用。到2023年,中職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遴選1000所左右優質中職學校和3000個左右優質專業、300所左右優質技工學校和300個左右優質專業。
5.穩步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
把發展本科職業教育作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試辦職業教育本科專業。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根據產業需要和行業特點,適度擴大專業學位碩士、博士培養規模,推動各地發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