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1lfb9"><output id="1lfb9"></output></p>

<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menuitem></p>
<p id="1lfb9"></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p><p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

<p id="1lfb9"></p><pre id="1lfb9"></pre>

<p id="1lfb9"></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delect></p>
<pre id="1lfb9"></pre><p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menuitem></p>

<p id="1lfb9"><outpu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output></p>

<p id="1lfb9"></p>
<p id="1lfb9"></p><pre id="1lfb9"></pre>

<p id="1lfb9"></p>

<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menuitem></p>
<p id="1lfb9"></p>

<p id="1lfb9"></p>

<p id="1lfb9"><output id="1lfb9"></output></p><p id="1lfb9"></p><output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output>

<pre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re>

<output id="1lfb9"><menuitem id="1lfb9"><noframes id="1lfb9">

<p id="1lfb9"></p>

2024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發布者:2018006黃山發布時間:2024-10-17瀏覽次數:10


目錄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專業代碼:460301

二、培養類型及學歷層次

(一)培養類型:高等職業教育

(二)學歷層次:大專

三、入學要求與修業年限

(一)入學要求

普通高級中學畢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具備同等學力。

(二)修業年限

基本修業年限3年,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5創新創業學生為6

四、職業面向

(一)職業面向

經過對福建地區典型中小企業調研分析,表明機電一體化技術類職業與其它職業相比,屬于復合性的新型職業,要求具有較寬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基礎,具有嫻熟的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具有從事多重復雜性的工作能力。其專業職業面向如表4-1所示:

4-1 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

(代碼)

所屬專業(代碼)

對應行業

(代碼)

主要職業類別(代碼)

主要崗位類

(或技術)

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舉例

裝備制造大類

46

自動化類

4601

通用設備制造業34);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43

機械工程技術人員(2-02-07

自動化控制系統安裝、調試、技術改造

高級電工證書;

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裝調工

金屬加工機械制造人員 (6-20-03

設備操作人員;

設備安裝調試及維修人員;

生產現場管理人員

高級電工證書;AutoCAD認證證書;

中級數控車工

子專用設備裝配調試

人員(6-21-04

設備操作人員;

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人員;機電一體化設備銷售與技術支持

高級電工證書;

可編程序控制

系統設計師;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技能等級證書


  1. 職業發展路徑

1)機電產品(設備)生產崗位

要求具有機電產品生產現場的工藝實施能力、機電工具設備的使用與操作能力、對機電產品進行裝配、檢測與調試。

2)機電設備銷售與售后服務技術崗位

要求具有機電設備的原理、裝配工藝等知識,具有機電設備的檢測與維修能力。

3)制造類企業的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崗位

要求技術人員具備看懂機械圖紙和電氣圖紙的能力;具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維護、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等知識。

4)機電一體化設備裝接調試崗位

能夠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安裝、調試、運行管理與設備維護,并能對一般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進行維護與改造。

(二)職業崗位進階

職業崗位進階

崗位類別名稱1

崗位類別名稱2

崗位類別名稱3

崗位類別名稱4

高級崗位

電工(高級)

機械繪圖員(高級)

車工(高級)

系統設計師高級

中級崗位

電工(中級)

機械繪圖員(中級)

車工(中級)

系統設計師中級

初級崗位

電工(初級)

機械繪圖員(初級)

車工(初級)

系統設計師初級


(三)職業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定位于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調試與維護,使學生掌握機電一體化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術,能從事機電設備檢測維修、設備的運行和技術改造及機電一體化系統的調試與維護等,能在機電行業從事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依據典型工作任務以及對應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識、職業態度等要求分析職業能力項目表,具體見表4-2

4-2  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

職業行動領域或職業能力模塊

工作任務

工作職責

知識、技能、職業素養要求

學習、訓練

內容

機電產品的設計及生產

  1. 機械零件繪制;

  2. 零件加工工藝編制

  3. 普通機床和數控機床的操作;

  4. 刀具的選用及工件的裝夾;

  5. 機械零件的檢驗

  6. 機械(電子)產品的組裝與調試


按照工藝指導文件等相關文件的要求完成作業準備;按照裝配圖、電氣圖、工藝文件等相關文件的要求,使用工具、儀器等進行機電設備的設計及生產工作。

1、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

2、能夠應用繪圖軟件進行零件繪制;

3、能編寫零件的加工工藝文件;

4、熟練操作普通機加設備和數控機加設備(車床或銑床);

5、能編寫常規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

6、掌握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知識

7.熟練使用各種常見裝配工具;

8、掌握通用量具、專用量具的正確使用;

9、能進行典型機電產品裝配

10、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

機械制圖、零件測繪、金屬工藝學、金工實習、典型生產設備的操作與運用、CAD/CAM軟件及應用、機械設計、三維CAD實訓

機電設備銷售與售后服務

1、機電設備配件選配與管理;

2、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3、電氣線路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4、電子線路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5、機電設備的故障檢修;

6、機電產品營銷

依據現場條件及客戶要求進行產品營銷、售后服務、技術改造、培訓及編制工藝

文件

1、了解典型機電產品結構、性能及使用常識;

2、掌握機電產品或設備在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方面的基本知識;

3、掌握安全知識;

4、具有查閱技術資料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產品營銷知識

6、具有與客戶進行良好溝通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質量意識與職業道德。

機械傳動、液壓與液力傳動、設備安裝與調試、機電設備故障檢修、機電產品銷售、機電系統實訓、維修電工、電工電子實訓

制造類企業的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

1、設備的機械維護;

2、電氣線路的檢查與維護;

3、交直流電機的檢查與維護;

4、機電產品技術文件管理;

5、簡單機電一體化設備性能檢測與評估

使用工具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故障檢測;具備設備安裝與調試能力;填寫設備裝調、操作等記錄。

1、機械圖和電氣圖的識讀;

2、具有對機電設備機械的維護保養能力;

3、具有電子、電氣設備安裝檢測能力;

4、能夠對電機的常見故障進行檢測;

5、具有對常見繼電接觸式控制線路安裝調試能力;

6、具有一定設備綜合管理能力;

7、能對常用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8、掌握安全知識;

9、能閱讀專業資料;

10、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

機械原理、機電設備檢修、機電設備性能檢測、企業管理、維修電工、PLC實訓、單片機實訓、數控機床維護與使用、專業英語

機電一體化設備裝接調試

1、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安裝調試;

2、機電控制系統裝配;

PLC可編程控制器的安裝、編程調試;

3、嵌入式系統的搭建與產品制作;

4、自動化生產線設備的維護;

5、工業機器人的調試與應用;

6、對機電設備系統進行局部改造和升級。

機電一體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進行設計、制造、安裝、調試、集成、運行維護、設備管理及質量管理等。

1、具有分析機電一體化設備系統圖的能力;

2、能夠對生產線自動化設備進行裝配與調試;

3、能夠對自動化生產線設備進行維護;

4、具有對光、機、電、液設備的綜合調試能力;

5、對設備系統進行局部改造和升級的能力。

6、能正確使用各種測量器具;

7、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

PLC可編程控制器的安裝、編程與調試、單片機原理、自動化生產線的組裝與調試、維修電工、自動化生產線運行實習、工業機器人的調試與應用。

五、培養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面向通用設備制造、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相關企事業單位,能夠從事機電設備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運行與維修、改造與升級等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在素質、知識和能力等方面達到以下要求:

1、素質要求

1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感、國家認同感、中華民族自豪感;崇尚憲法、遵守法律、遵規守紀;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崇德向善、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質量意識、綠色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和協作,與社會、自然和諧共處;具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夠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一兩項運動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能夠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或愛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4)勇于奮斗、樂觀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2、知識要求

1)公共基礎知識

 ①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了解所要從事本行業的基本工作內容及相關法律法規。

 ②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了解創業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

 ③具備良好的自我規劃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方法。

 ④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了解中華優秀文化,掌握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

 ⑤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在聽、說、讀、寫、譯中能正確運用所學語法知識。

 ⑥掌握體育與健康必備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與技能;領會體育精神與體育文化;具備運動安全和健康養護知識。

 ⑦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掌握社交的基本技巧。

 ⑧了解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基本概念,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了解大學階段人的心理發展特征及異常表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

 ⑨了解軍事思想及科學體系,熟悉全民國防的內涵、政策、法規和公民權利義務。

 ⑩具備信息意識、計算思維、具備數字化創新與發展素養,遵守信息社會責任。

2)專業基礎知識

 ①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安全消防等知識。

 ②機械產品的測繪與識圖,公差與配合,AutoCAD軟件的使用。

 ③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性能及熱處理工藝、切削加工工藝基礎知識、零件加工工藝的基礎知識。

 ④鉗工、焊接和切削加工工藝設備的操作。

 ⑤常用數控機床加工工件的操作,數控機床的保養及常見故障的排除。

 ⑥電機、變壓器、電氣控制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機械特性及運行特性;繼電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基礎知識;新型電機、電器及電器控制設備的分析、調試、維護方法。

 ⑦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電子測量技術與調試方法。

 ⑧交直流電路的識圖與分析,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

 ⑨機械傳動、電子電路、氣動、液壓、傳感器、電機驅動與PLC運動控制等知識。

3)專業技能知識

 ①能夠進行零部件的測繪,能夠應用繪圖軟件繪圖,能熟練使用標準件手冊。

 ②熟練操作普通機加設備,熟練使用各種常見裝配工具,能夠應用工具或設備對機械零件進行加工。

 ③熟練操作數控機床,能編寫常規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具備數控加工機床操作、編程的能力。

 ④能正確使用各種測量器具,能根據設備圖紙及技術要求進行裝配和調試。

 ⑤能夠裝接與測試電子產品,具有電子、電氣設備安裝檢測能力,具有對常見繼電接觸式控制線路安裝調試能力。

 ⑥具有分析一體化設備系統圖的能力,具有對光機電液設備的綜合調試能力。

 ⑦能進行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和維修。

 ⑧具備能夠對生產線自動化設備進行裝配、調試及維護能力。

 ⑨具備對設備系統進行局部改造和升級的能力。

4)專業拓展知識

 ①掌握使用繪圖軟件進行三維模型設計的知識。

 ②掌握運動控制、PLC控制、工業機器人、人機界面及工業控制網絡等技術的專業知識。

 ③掌握典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維修,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制造單元的運行與維護等機電綜合知識。

 ④了解各種先進制造模式,掌握智能制造系統的基本概念、系統構成以及制造自動化系統、制造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

 ⑤了解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相關國家標準與安全規范。

  1. 能力

1)通用基本技能

 ①具有正確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具有運用創新思維和創新技法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具有運用生涯理論和方法開展生涯規劃與管理的能力。

 ④具有正確地運用應用文寫作方法解決工作和生活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

 ⑥在運動中發展身體素質;掌握一到兩項鍛煉身體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體育鑒賞能力,掌握實用的安全和生存能力;通過體育鍛煉進行有效的心理調控;逐步形成適應環境與職業要求、與他人協作互助和個體可持續發展等能力。

 ⑦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發展技能。

 ⑧具備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掌握常用工具軟件及信息化辦公技術,形成支撐專業學習的信息化能力,并能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

2)專業基礎技能

 ①具有識讀機械圖、電氣工程圖及計算機繪圖的能力。

 ②具有機械產品、機電設備常用機械結構的設計、制造與裝配能力。

 ③具有機電設備機械安裝與調試,電氣系統選型、安裝與調試能力。

3)專業核心技能

 ①具有機電設備的故障診斷與維修維護能力。

 ②具有自動化生產線控制系統運行維護和一般性故障識別與維修能力。

 ③具有機電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整機調試、故障處理、簡單編程能力。

 ④具有機電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控制系統程序開發、通信與網絡連接、技術改造

能力。

4)專業拓展技能

 ①具有安全防護、質量管理意識,具有適應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的能力。

 ②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③制定工作計劃、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④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⑤團隊合作的能力。

4、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等級

職業崗位

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等級

發證機關發證單位

電工

高級電工證

學校

繪圖員

AutoCAD圖員

AutoCAD認證機構

機器人運維人員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

中級證書

北京新奧時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人才培養模式及特色

1)通過模塊化課程體系實現復合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崗位工作領域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學習領域(即課程),并據此編排與學習領域相對應的課程模塊。該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 該課程體系對復合交叉技能的培養有較好適應性和可操作性。

    • 體系中的七個課程模塊既有獨立,又相互聯系。對我省機電產品的應用行業規模小,分散,門類多具有較好的就業適應性

    • 通過教學模塊的編排,更方便教學過程的組織與運行,既有利于實踐體系的構建,也有利于教師資源的優化組合。充分體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性,更好地突出課程載體的功能與作用。

    • 有利于專業群的共享平臺的構建,其中機械模塊與電氣模塊可以為其他相關專業靈活組合。并能夠根據社會經濟的需求,開發出更多的相關領域的專業模塊,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另外也為全校相關專業建立了一個共享的公共實驗實訓平臺。

2)通過校校企合作項目、奔馳訂單班、技能競賽等環節,實現理實融合。通過校校企合作,將理論和實踐融合在生產現場的真實環境中,把生產的現場作為教學的課堂,實現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由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向企業和工作為中心的轉變。通過開設企業訂單班,使校企深度融合,拓展了學校的教學基地,共享了社會資源。實踐證明,一方面校企合作使學生在專業素質、崗位意識、技術應用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有了質的轉變;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到生產一線實踐鍛煉的機會,而企業得到了量身定做的優秀畢業生。除此之外,本專業還通過選拔學生參加全國和福建省的職業技能大賽(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和機器人技術應用),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實踐技能訓練與培養貫穿教學全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復合,不斷提高技能水平。 按照“項目引領、能力進階”的人才培養模式,新的教學計劃體現了主干課程設計與職業崗位工作內容相一致,人才培養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相吻合的設計思想。教學計劃實施中突出體現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全過程按“基礎知識—基礎能力訓練—專業知識—單項操作實訓—階段崗位實習—職業技能實訓、中級工考證—專項技術綜合實訓—企業生產崗位實踐—校企聯合答辯、結合高級工考證綜合訓練”的思路設計,并實施一體化教學。通過兩階段崗位實習,接觸不同類型的企業,增強學生適應多重復雜工作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能力的逐步提高。

4)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融通,將主干核心課程用實際工作任務貫穿起來,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過程。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的知識、能力、要求融入課程體系中,注重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結合,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注重理論知識的聯系,專業知識的交叉,實行情境式、項目任務式“學、練、研”一體的教學。加強實踐教學和現場教學環節,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二)課程設置

1、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一般設置6~8門,包括:電氣控制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等。

2、專業課程體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基于企業典型的工作崗位建立職業能力模型,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堅持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全面推進項目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積極開展技能證書制度試點,將技能證書與專業建設緊密結合,推進畢業證和技能證書的有機銜接。嚴格按照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幫助學生掌握崗位群所需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

就業能力。堅持技能大賽和雙創教育的融入,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大賽有機融合,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重要環節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就業能力、創新與創業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如圖所示。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3、專業必修課程教學內容與要求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

主要教學方法

主要技能與要求

課程思政融合點要求

創新創業創造融合點要求

課程考核與評價

學期

學時

機械制圖

制圖基本知識;投影法基礎(點、直線、平面的投影 );立體的投影(平面體投影、曲面體投影、平面與曲面立體相交、兩曲面立體相交);組合體的視圖(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讀圖及尺寸標注);機件的表達方法;標準件及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簡介

項目教學、任務驅動


1)熟悉和掌握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具有查閱有關標準的能力;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及對三維立體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閱讀機械圖樣(讀圖);

3) 能熟練地應用繪圖儀器、徒手兩種方法繪制機械圖樣(繪圖)。

4)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良好學習習慣;

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細致的作風;

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使用的形式,加強對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強化案例教學或項目教學,注重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型案例或項目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案例分析或項目活動中了解制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大量三維演示,形象的介紹識圖方法;側重講授課程的重點、難點、關鍵部分、知識點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覺地去思考,對有代表性的重要步驟進行重點講解,啟發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1)該課程為專業必修課,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

2)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50%。

A)其中考勤10%(曠課一次扣2%,遲到一次扣1%)、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10%;

B)作業、實驗(訓)30%(所有作業和實驗的平均分,缺交作業或缺交實驗報告按0分計算)、

3)期末考試成績為筆試50%。

1

64

電工技術基礎

一、理論教學單元:

1、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直流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電路的穩態分析;4、正弦交流電路;5、三相交流電路和三相電力系統。

二、驗證性實驗:

1、電壓、電位的測定及電位圖;2、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3、電壓源與電流源的轉換;4、疊加原理的驗證;5、戴維寧定理的驗證;6、交流電路頻率特性的測定;7、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8、三相交流電路的測試。


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學生電工專業知識為主要任務,通過基礎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具備解決電工問題的技術技能,養成一定的職業操守習慣,以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

將電工發展史上的科學追求知識、發現定理、定律的勵志小故事和大國工匠精神貫穿于電工教育教學全過程,體現在教案育人目標中,課堂、課后討論中,展現在課程標準中,實現在課程考核評價中,讓學生逐步樹立學習自信,課程自信,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當他們步人社會后也會自信地面對工作、生活。

理論課程部分以學為本,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實驗課程部分比較分析,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

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內容包括: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

1.平時成績20%(通過出勤、課堂提問、作業和平時測驗等形式)

2.實驗成績30% (通過實驗態度、實驗時的動手能力、實驗報告等形式)

3.期末考試成績  50%

1

48

機械設計基礎

認識機器,常用機構(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機械傳動(齒輪傳動、齒輪系、帶傳動、鏈傳動)的基本原理和計算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力學基本知識,并進行相關實驗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機械加工和設備維護方面的崗位職業能力,使學生獲得正確分析、使用和維護機械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技能。

模塊化教學,綜合運用講演教學法、案例分析、情境創設、現場教學等方法

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生熟悉和掌握理論力學及材料力學基本知識和概念,學會力學分析,掌握各種通用零部件、常見機構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選用、設計方法和使用、維護基本知識,具備基本的機械運動分析能力、簡單機械設計能力和一定的機械使用維護能力。

有機融入“課程思政”、船政文化精神、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輔之以平臺互動完成教學任務,并進行過程性評價。

1、融教學與實訓為一體,以及與課程相應的軟件做支持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2、實踐教學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努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

3、突出機械設計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增強針對性,又兼顧適應性。

1)該課程為專業必修課,注重過程考核,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

2)平時成績60%,包括考勤、作業、課堂表現、實驗、線上學習。

A)其中考勤占10%;

B)線上線下學習、作業、測試占15%;實驗(訓)15%(缺交作業或缺交實驗報告按0分計算)、課堂表現20%;

3)期末考試成績為筆試(閉卷考)40%。

2

48

電子技術基礎

  本課程以典型電子產品為實例,系統闡述了電子元器件的使用與檢測、電子線路的組成與工作原理、電子線路的故障診斷與排除。要求學生熟悉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及其選擇方法,掌握電子線路故障診斷與排除的基本方法,具有對電子線路的分析及初步設計的能力,能熟練使用電子產品裝接常用工具及測試常用儀器儀表,具有典型電子產品的安裝與測試的能力,能夠通過各種媒體及時了解電子產品前沿技術,做到“懂原理、能診斷、會測試”,同時具有安全救護、安全檢測與安全管理的能力。

"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多步驟組織,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1)能夠闡述基本電子線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2)能夠正確使用各種電子產品的裝接工具及測試儀器、儀表;

3)能夠按照工藝要求和技術要求,采用恰當的方法,針對典型電子產品進行裝接及測試;

4)能夠使用常用的基本方法對電子線路進行故障診斷與排除;

5)能夠初步設計簡單電子電路;

6)熟知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要求,注重質量管控方法,具有電子產品制作的質量控制意識。

摘要;針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通過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教具的有效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實現將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之中摘要;針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通過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教具的有效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實現將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之中摘要;針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通過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教具的有效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實現將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之中摘要;針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通過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教具的有效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實現將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之中摘要;針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通過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教具的有效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設計,實現將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之中

融教學與實訓為一體,以及與課程相應的軟件做支持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

1)該課程為專業必修課,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

2)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50%。

A)其中考勤10%(曠課一次扣2%,遲到一次扣1%)、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10%;

B)作業、實驗(訓)30%(所有作業和實驗的平均分,缺交作業或缺交實驗報告按0分計算)、

3)期末考試成績為筆試50%。

2

64

電氣控制技術

1)變壓器的運行與應用;(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行及其控制方法的實現;(3)直流電機的運行及其控制方法的實現;(4)常用低壓電器的認識與選用;(5)電氣控制電路的接線與調試。

理論教學部分理實一體相結合;實踐部分教學側重采用案例教學、情境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

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選擇、使用和維護電機、變壓器及電氣控制設備的能力;使學生掌握電機、變壓器的結構、工作原理、機械特性及運行特性,掌握繼電-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基本環節;掌握常用電動機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熟悉新型電機、電器及電器控制設備的分析、調試、維護方法,培養學生分析生產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勇于創新、敬業樂業的工作作風。

《電氣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服務于裝備制造大類自動控制系統生產、安裝、技術改造及研發等崗位,是國家科技工業進步的基礎應用技術之一。讓“思政”潤物細無聲地融合進該課程,在引導學生掌握現代電氣控制技術的同時,涵育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其成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排頭兵和主力軍,既能體現教書育人,又能實現立德樹人的總目標。

1、課內實踐:在理論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發展與創業就業指導、雙創講座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將正確的雙創價值植根于學生的意識形態中。

2、學科競賽:引導學生根據課程學習的優勢和相關的學科競賽綁定。

3、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結合在校內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程知識、基礎課程的綜合作業、專業核心課程知識、專業學科競賽,了解現代電氣控制技術領域實際企業的運行和現代電氣控制技術在實際工廠的應用方式,以企業為導向,分析各個現代電氣控制應用技術中的優勢與不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信心。

1)該課程為專業必修課,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

2)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50%。

A)其中考勤10%(曠課一次扣2%,遲到一次扣1%)、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10%;

B)作業、實驗(訓)30%(所有作業和實驗的平均分,缺交作業或缺交實驗報告按0分計算)、

3)期末考試成績為筆試50%。

3

64

液壓與氣動技術

液壓與氣壓傳動、液壓流體力學、動力裝置、執行裝置、控制調節裝置、輔助裝置、基本回路、典型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液壓氣動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獲得基本的理論基礎知識、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認識到這門技術的實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理實一體、工學結合、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通過學習,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液壓氣動技術基礎知識,掌握分析基本回路的方法,了解設計系統和排除故障的方法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液壓氣動技術理念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同時通過對典型系統的功能分析、總結和闡述等認知活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自行設計系統的能力。

1、通過講述攻克液壓閥技術難關的案例,體會工程倫理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2、通過典型液壓系統案例,激勵學生把個人奮斗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結合起來,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激發其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1、從崗位職業能力分析入手,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習情境為載體,按行動體系重組課程內容。2、工學結合,實現校內學習與生產實際的一致性,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色。

1)該課程為專業必修課,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

2)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50%。

A)其中考勤10%(曠課一次扣2%,遲到一次扣1%)、上課提問及線上考核10%;

B)作業、實驗(訓)30%(所有作業和實驗的平均分,缺交作業或缺交實驗報告按0分計算)、

3)期末考試成績為筆試50%。

4

48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1、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2、繼電器控制系統PLC改造設計;3、自動送料帶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搶答器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4十字路口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5、機械手PLC步進指令控制系統;6、簡易密碼瑣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7、電機多段速變頻恒壓調速PLC控制系統;8、電機正反轉組態與PLC聯機調試等。

項目教學、情境教學、分組討論、案例教學法、啟發引導法等

1)能正確認識、分析控制要求,提出正確的控制方案。

2)能根據控制方案,正確選擇傳感器、可編程控制器及其它器件。

3)能根據控制方案,正確設計、調試PLC程序。

4)能根據控制方案及設計、安裝規范,正確進行線路設計與安裝。

5)能依據調試規程,對控制系統進行最終調試。


1、樹立安全操作意識,養成規范操作習慣;

2、提高自學能力、建立創新意識;

3、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對問題進行主動分析的習慣;


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發展與創業就業指導、雙創講座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將正確的雙創價值植根于學生的意識形態中。

采取終結性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1.過程性考核成績(50%

1)平時考核(20%

包括:課堂考勤、學習態度、工單、作業、課堂互動、團隊合作進行成果展示等。

2)課程階段性考核(30%

包括:項目(任務)教學考核、項目技術文件書寫等。

2.期末終結性考核(50 %。


4

64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1. 單片機認知及其開發軟件使用;2. 2LED發光二極管控制;3. 8LED發光二極管控制;4. LED點陣顯示控制;5. 中斷系統控制及應用;6. 定時/計數器控制及應用;7. 串行接口控制及應用。

項目教學、情境教學、分組討論、案例教學法、啟發引導法等

1)熟練使用keil軟件的主要功能;

2)了解匯編語言,并會應用c語言進行基本模塊程序的編寫;

3)能熟練使用proteus軟件進行仿真與調試;

4)能初步識讀單片機控制電路圖,并能說出組成模塊及作用,具備單片機系統設計、安裝和調試的初步能力。


1、樹立安全操作意識,養成規范操作習慣;

2、提高自學能力、建立創新意識;

3、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對問題進行主動分析的習慣;


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發展與創業就業指導、雙創講座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將正確的雙創價值植根于學生的意識形態中。

采取終結性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1.過程性考核成績(50%

1)平時考核(20%

包括:課堂考勤、學習態度、工單、作業、課堂互動、團隊合作進行成果展示等。

2)課程階段性考核(30%

包括:項目(任務)教學考核、項目技術文件書寫等。

2.期末終結性考核(50 %。


3

48

數控機床操作與

編程

課程圍繞數控機床的程序編制和操作加工展開教學,通過學習和練習使學生具有工藝能力、編程能力、操作能力。

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手工編程和實踐知識,具體知識和技能包括刀具幾何參數和切削用量的選擇、數控機床的類型、特點及其工藝范圍;加工中零件的定位及基準的選擇,機械加工精度、生產效率和經濟性,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以及各類機床夾具的選擇等,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數控機床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

理論教學部分側重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實踐部分教學側重采用案例教學、情境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

1)工藝能力及要求:能夠根據圖紙的幾何特征和技術要求,運用數控加工工藝知識,選擇加工方法、裝夾定位方式、合理地選擇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幾何參數,劃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線,確定切削參數。在此基礎上,能夠完成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工藝文件的編制。

2)編程能力及要求:能夠根據圖紙的技術要求和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格式與編程方法,正確地編制中等復雜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為數控加工做準備。

3)操作能力及要求:

掌握一種典型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夠獨立地進行機床的基本操作,能按零件圖紙的技術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等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和質量控制。

本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理論學習內容重點培養學生嚴謹專注的態度,實踐操作部分重點培養精益求精的態度。在綜合應用的過程中鼓勵并引導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積極創新的態度。

數控機床基礎結構內容部分重點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數控機床編程基礎內容部分重點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數控編程學習中重點鼓勵學生的創新的意識。在此基礎上適時引入我國數控機床企業的相關案例,促進學生創業、創造的進一步思考。

課程考核主要分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兩個方面,平時側重實踐考核,期末側重理論考核。平時考核成績中包括至少三次編程編制測試,每次考核間隔約一個月,實踐考核是上機編程并切削加工,考核三次,每次間隔約一個月。期末考核中側重將基礎概念與實踐相關知識綜合運用。因平時考核中包括階段應用實踐考核,分數占比宜適當提高。

3.5

56

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1. 自動生產線的認識;2. 供料單元的安裝與調試;3. 加工單元的安裝與調試;4. 裝配站單元的安裝與調試;5. 分揀單元的安裝與調試。6人機界面控制7、輸送單元的安裝與調試8、自動化生產線的總體安裝與調試

項目教學、情境教學、分組討論、案例教學法、啟發引導法等

1)能夠安裝、調試、檢修自動生產線供配電單元,并熟悉相關規范、標準;

2)熟悉所用自動生產線的性能和安裝、調試、檢修要點,能夠正確的安裝、調試、檢修機械結構和電氣系統,并熟悉相關規范、標準;

3)能根據圖紙正確安裝工業現場總線,并能理解相關規范、標準;

4)能正確安裝、調試、檢修氣壓回路,并熟悉相關規范、標準;

5)會使用萬用表等測量工具和常用的安裝、調試工具儀器;

6)能根據控制系統要求,正確配置電氣、機械參數;

7)會使用典型中小型PLC,能編制簡單的調試程序;

8)能根據生產過程,借助于專業設計軟件,完成生產過程人機畫面的簡單設計。


1、樹立安全操作意識,養成規范操作習慣;

2、提高自學能力、建立創新意識;

3、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對問題進行主動分析的習慣;

4、養成嚴謹、科學的做事態度,樹立質量、工程等職業意識;


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發展與創業就業指導、雙創講座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將正確的雙創價值植根于學生的意識形態中。

采取終結性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1.過程性考核成績(50%

1)平時考核(20%

包括:課堂考勤、學習態度、工單、作業、課堂互動、團隊合作進行成果展示等。

2)課程階段性考核(30%

包括:項目(任務)教學考核、項目技術文件書寫等。

2.期末終結性考核(50 %。


5

56


4、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學期

課程名稱

課程學時

實訓項目

項目學時

類型

對應主要技能

機械制圖

64

繪制模型零件草圖、繪制模型零件圖、繪制千斤頂裝配圖草圖、繪制千斤頂裝配圖、裝配圖技術要求、明細表等繪制

10

課內實驗實訓

能熟練使用繪圖工具繪制平面圖形;具有徒手繪圖的能力;具備空間想象能力、形體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具備根據零件特征選擇表達方案準確繪制典型零件的能力;具備識讀和繪制裝配的能力。


電工技術基礎

48

電位、電壓的測定及電路電位圖的繪制、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疊加原理的驗證實驗、戴維南定理的驗證實驗、最大功率傳輸條件測定、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




26

課內實驗實訓

能自主完成電位、電壓的測定及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能夠完成支路電路法、網孔電流法、結點電壓法、疊加定理、戴維寧定理測試;自主完成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疊加原理的驗證、戴維寧定理的驗證;能夠完成電路暫態的基本概念及換路定則、RC電路和RL電路的暫態分析、一階線性電路暫態分析的三要素法測試題;自主完成最大功率傳輸條件測定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

機械設計基礎

48

常用機構的認知、四桿機構制作與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平面四桿機構運動創新設計實驗、齒輪參數的測量、減速器的拆裝與結構分析、軸系拼裝測量實驗

12

課內實驗實訓

能夠繪制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能夠利用圖解法設計平面四桿機構;根據工作需要,選用合適參數的齒輪,選擇合適的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結構、潤滑方式。

電子技術基礎

64

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分壓偏置式放大電路安裝與調試、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非線性測試、直流穩壓電源的組裝與調試、TTL集成邏輯門電路的測試、三人表決器電路的設計與裝調、譯碼顯示電路的設計與裝調、計數電路的設計與裝調、555延時電路的安裝與測試

24

課內實驗實訓

能夠熟練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常見電子儀器儀表檢測電路;能夠組裝與測試簡單的放大電路;能夠分析零點漂移的產生及其抑制方法;知道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性能和主要參數,基本運算電路的應用;知道直流穩壓電路的組成;會分析與計算整流、濾過、穩壓電路;會設計簡單的組合邏輯電路;能夠設計并制作簡單的計數器電路。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48

初步使用單片機開發軟件、LED輪流閃爍控制、

LED拉幕燈控制、單個數碼管顯示控制、簡易按鍵計數器控制、LED點陣數顯控制、用定時器實現2位數碼管的顯示、中斷方式的跑馬燈控制、簡易定時鬧鐘控制、簡易水情報警器控制、簡易地震報警器控制

24

課內實驗實訓

學會用Keil軟件建立工程;學會用Proteus軟件設計電路原理圖;會繪制LED點陣顯示屏接口電路、矩陣鍵盤接口電路;能夠分析與編寫單片機中斷嵌套C51應用程序;學會對定時/計數器的定時應用程序進行分析與設計。

電氣控制技術

64

測定單相變壓器的變比、參數和運行特性、三相鼠籠異步電動機的空載、負載運行特性、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繞線式異步電動機轉子繞組串入可變電阻器調速、直流他勵電動機的起動與改變方向、點動和連續運轉控制電路、自鎖與互鎖控制、多地聯鎖控制電路、順序控制電路、自動往復循環控制電路、雙速電動機變極調速控制電路


32

課內實驗實訓

掌握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能根據電路圖搭建起動、制動、調速、反轉實驗電路;能根據電路圖對他勵電動機搭建啟動、調速、反轉實驗電路;能正確完成點動和連續運轉控制電路、正反轉控制電路、三地聯鎖控制電路、順序控制電路、自動往復循環控制電路、雙速電動機變極調速控制電路的安裝、接線與調試。



金屬零件成型與加工工藝實施

32

金屬金相試樣的制備、金屬金相試樣的觀察、鐵碳合金顯微組織觀察

6

課內實驗實訓

了解金相試樣的制備方法及過程,所制備的金相試樣在顯微鏡觀察下應具有清晰的形貌;掌握金相顯微鏡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會使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各種常用金屬的顯微組織,并能分析其組織與性能的關系;了解不同化學成分的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室溫組織形態。

機電專業英語

32

任務2 Forming of Gear Teeth、任務1 Nontraditional Material Removal

4

課內實驗實訓

能查閱機械相關英文資料

二維CAD實訓

56

模塊1 CAD基礎知識及繪圖的基本設置

模塊2二維圖形的繪制與編輯

模塊3二維圖形的尺寸標注

模塊4三視圖的繪制

模塊5剖視圖的繪制

模塊6零件圖的繪制

56

集中性實訓

1、具有基本的操作系統使用能力;

2、具有基本圖形的生成及編輯能力;

3、具有復雜圖形(如塊的定義與插入、圖案填充等)、尺寸、復雜文本等的生成及編輯能力;

4、具有圖形的輸出及相關設備的使用能力。

實際能力要求達到:能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與設計軟件(AutoCAD)及相關設備以交互方式獨立、熟練地繪制產品的二維工程圖。

液壓與氣動技術

48

齒輪泵的拆裝、葉片泵的拆裝、柱塞泵的拆裝、液壓缸的拆裝、溢流閥的拆裝

14

課內實驗實訓

學會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液壓缸、溢流閥的分解與安裝,了解其結構原理。

可編程控制器

技術應用

64

GX Develope編程軟件的應用、三相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實驗、三臺電機循環順序啟??刂葡到y、四人搶答器控制模擬、按鈕式人行橫道控制系統、水塔水位的模擬控制、多功能十字交通燈控制系統設計、用PLC功能指令實現電動機的Y-△啟動控制、簡易密碼鎖設計、工業洗衣機的綜合控制

32

課內實驗實訓

能根據控制方案,正確選擇傳感器、可編程控制器及其它器件;能根據控制方案及設計、安裝規范,正確進行線路設計與安裝;能使用基本指令編寫自動洗衣機、機械手或類似難度的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程序;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

56

  數控車床程序的輸入與編輯、數控車床對刀操作、數控車床對刀操作練習、單段程序試練、數控車削典型零件的程序編制與加工、 數控銑床對刀操作、數控銑床的程序編制與加工綜合練習、綜合編程操作練習

30

課內實驗實訓

能夠完成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工藝文件的編制;能夠根據圖紙的技術要求和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格式與編程方法,正確地編制中等復雜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為數控加工做準備;能夠獨立地進行機床的基本操作,能按零件圖紙的技術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等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和質量控制。

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

32

簡單草圖繪制、中等復雜草圖的繪制、拉伸特征、旋轉特征、拉伸切除、反向切除、圓周陣列等、基準面、筋特征、轉換實體引用參考基準面、臨時軸、放樣、裝飾螺紋線、抽殼等、建立裝配體、裝配訓練、建立工程圖

16

課內實驗實訓

1)能夠熟練地使用常用三維軟件如SOLIDWORKS軟件;

2)完成機械零件的三維建模工作;

3)實現裝配體三維裝配設計工作及三維模型生成工程圖紙工作。

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

32

變頻器PU和外部操作模式、變頻器的組合運行操作模式、正反轉啟動與點動運行、多段速及升降速控制功能、輸出頻率的限制、加減速與直流制動、PLC與變頻器聯機控制電動機正反轉、交流伺服驅動器的參數設置


16

課內實驗實訓

了解三菱FR-S540E的技術規格和主要性能;掌握變頻器的三種模式;掌握變頻器常用功能的參數設置。

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54

供料站的安裝與調試、加工站的安裝與調試、裝配站的安裝與調試、分揀站的安裝與調試、人機界面的建立與調試實驗、輸送站的安裝與調試實驗

30

課內實驗實訓

掌握機械安裝、傳感器安裝、氣動系統連接、電氣系統連接的工藝規范和相應的國家標準,熟悉常用安裝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FR-E740變頻器基本工作原理,安裝、接線和參數設置;掌握旋轉編碼器正確安裝和調試方法;

掌握高速計數器口的選用和編制;能編制人機交互的組態程序,并進行安裝、調試;掌握設置伺服驅動器的參數方法;掌握PLC內置定位控制指令的使用和編程方法,實現伺服電機定位控制的PLC編程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64

KUKA工業機器人操作及手動移動、尖觸頭的工具測量、抓爪工具測量、工作臺的基坐標測量、測量外部工具和機器人引導的工件、三角形輪廓運動編程、圓形輪廓運動編程、輪廓的軌跡逼近運動編程、以外部 TCP (工具中心點)進行運動編程、采用樣條組的軌跡輪廓編程、邏輯指令和切換功能、顯示系統變量、抓取和放下方塊、KRL編程(外部自動運行)、制定程序流程、FOLD指令的應用、堆垛、卸垛

38

課內實驗實訓

熟悉工業機器人示教器操作界面;了解工業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能夠正確判別工業機器人的點位運動和連續路徑運動;學會工具坐標系的建立、工件坐標系和基坐標系建立;并學會測量外部工具和機器人引導的工件的建立;學會工業機器人示教編程;學會程序的創建、編輯、存檔和還原;掌握機器人的運動編程指令;學會簡單邏輯指令的編程;學會執行簡單的切換功能和執行以軌跡為參照的切換功能的程序編程;學會結構化指令編程;掌握變量和函數的建立過程;掌握函數與子函數的運用。

智能工廠虛擬仿真及應用

32

構建基本布局、創建柔性制造單元、創建工業機器人上、下料、

制作智能工廠大布局第一工作站、創建工人搬運線、制作智能工廠第二個工作站——人工搬運場景應用、AGV物料運輸、AGV場景應用、創建智能倉儲、智能倉儲應用、創建虛擬智能工廠

16

課內實驗實訓

具備相關職業的智能工廠生產線布局設計規劃、機器人路徑規劃與離線編程及工業機器人運動虛擬仿真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虛擬仿真編程軟件的安裝、智能生產線工作站的構建、智能生產線工作站的編程、智能生產線工作站仿真測試等,為后續的智能生產線工作站系統集成、工作站系統綜合仿真調試等能力培養打下基礎


電設備質量安全管理

32

企業質量安全案例分析、

機電設備質量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4

課內實驗實訓

了解并掌握機電設備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安全生產與嚴謹的質量意識。


階段崗位實習

112


112

集中性實訓

熟悉機械設備的結構原理; 閱讀機械圖及設備說明書;機械設備的運行操作與調試;制訂維護計劃和方案;熟悉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流程;掌握電氣設備數字化控制系統改造技術;熟悉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應用與維護;掌握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控。

畢業崗位實習

448


448

集中性實訓

熟悉機械設備的結構原理; 閱讀機械圖及設備說明書;機械設備的運行操作與調試;制訂維護計劃和方案;熟悉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流程;掌握電氣設備數字化控制系統改造技術;熟悉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應用與維護;掌握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控。

創新專題制作(畢業論文)

56


56

集中性實訓

掌握機械制圖;掌握電氣設備數字化控制系統改造技術;掌握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控。

總計


1526


1026



5、獨立設置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序號

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名稱

設置學期

周數

實訓形式

主要技能要求(或標準)

課程思政融合點

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合點

實訓地點

條件要求及保障

考核

方式

學習成果呈現形式

1

金工實習

2

2

項目實戰

通過金工實訓,培養機械加工的基礎技能,為后續課程打下機械基礎,在實習中通過鉗工、焊工、車工基本技能的操作訓練,達到認識加工的方法,懂得零件加工工藝等知識,在訓練時應注意的操作規范性、準確性,以及文明生產、安全生產的相關知識。

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技術強國的信念;

對每一個加工對象都認真對待;

專注每一個加工工序,力求達到力所能及的加工精度

鼓勵學生磨煉基本功,為祖國的技術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金工實訓車間

車床、銑床、鉗工臺等

綜合評定,具體比例如下:①平時表現10%;②操作過程評價30%;③實習成果評價60%。

加工完成的零件

2

二維CAD實訓

3

1

項目實戰

掌握AutoCAD軟件的基本功能

1.愛國情懷

2.民族自信3.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幫助學生在繪圖過程中了解機械設計在行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對行業的熱情,進一步提升學生大國自信的思想。

機房

電腦52臺,安裝AutoCAD軟件

過程性表現成績占總成績的50%,圖樣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50%

通過CAD軟件基礎的機械產品進行測繪與識讀

3

液壓與氣壓實訓

4

1

項目實戰

1.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掌握液壓與氣動元件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2.熟悉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組成以及在設備和生產線上的應用。

3.掌握液壓及氣動系統的基本操作規程,能對液壓與氣動系統進行基本設計、安裝、調試和維護,能對基本系統進行簡單的故障分析與排除。

1.體會工程倫理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

2.通過典型液壓系統案例,激勵學生把個人奮斗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結合起來,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激發其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專業技術交流的表達能力;制定工作計劃的方法能力;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



液壓系統實訓室

配備液壓與氣動實驗臺10臺套,液壓與氣壓仿真軟件10套,電腦10臺,滿足學生分組實驗的需求。

過程性考核100%

液壓控制回路

4

高級電工強化訓練

4

2

項目實戰

使學生具備熟練使用各種常用電工工具的能力,能夠熟練使用電工常用儀器、儀表,具備較強的控制電路的配線和接線操作能力、電動機基本控制電路的分析能力和機床電路的故障排除能力,掌握PLC控制系統的安裝、程序設計、調試能力,具備變頻器安裝、參數設定及修改能力。

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技術強國的信念;團結協作與高效溝通的職業素養。

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獨立思考的能力、善于溝通、團隊協作和勇于挑戰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心;通過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守時誠信、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生具有安全、質量、效率、環保及服務意識。

電工電子實訓室

電工操作臺、PLC控制系統、電腦、工具、電工儀器

過程性考核100%

電子產品展示

5

自動化生產線實訓

5

1

項目實戰

能夠安裝、調試、檢修自動生產線單元,并熟悉相關規范、標準;能正確安裝、調試、檢修電氣和氣壓回路,并熟悉相關規范、標準;會使用典型中小型PLC,能編制簡單的調試程序;能根據生產過程,借助于專業設計軟件,完成生產過程人機畫面的簡單設計

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技術強國的信念;團結協作與高效溝通的職業素養。

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團隊活動的合作能力以及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智能智造實訓室

五套的YL-335B自動化生產線,電腦及各種機械拆裝工具

1.過程性考核成績(50%

包括:課堂考勤、學習態度、團隊合作、安全等。

2.終結性考核(50 %

完成工單指定項目和報告作為考核依據。

實現自動化生產線各工作站的運行



6、技能大賽項目設計

序號

技能大賽項目名稱

依托課程或實訓環節名稱

主要競賽內容

設置學期

競賽形式

競賽組織方式

競賽級別

1

三維CAD設計

CAD/CAM軟件及應用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圖紙的三維建模

4

個人賽

組織二級學院賽,以個人參賽形式完成

二級學院賽

2

PLC編程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完成PLC控制系統的組裝、編程和調試

4

個人賽

組織二級學院賽,以個人參賽形式完成

二級學院賽

3

機電一體化項目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以現場操作“自動生產線實訓考核裝置”的方式,完成自動生產線設備部分工作單元的安裝與調試等工作。

5

團體賽(2人)

組織二級學院選拔賽賽,以團體參賽形式完成,優勝者進入省賽集訓隊伍。

二級學院賽、

省賽

4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以現場操作“工業機器人培訓站”的方式,完成工業機器人的操作與編程

5

團體賽(2人)

組織二級學院選拔賽賽,以團體參賽形式完成,優勝者進入省賽集訓隊伍。

二級學院賽、

省賽

學生得技能大賽證書, 可進行學分替換,具體如下:

1)機電一體化項目技術技能大賽省賽或國賽證書,可替換

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2學分。

2)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省賽或國賽證書,可替換: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4學分。

7、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等證書融合點說明

專業課程名稱

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等級

對應關系

(部分融合/完全對應)

課程與證書融合點

學時

高級電工強化訓練

高級電工

完全對應

理論與實操

48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

中級數控車工

部分融合

理論與實操

26

二維CAD實訓

AutoCAD認證高級繪圖員

完全對應

理論與實操

48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

部分融合

理論

26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

部分融合

理論

26

學生得技能大賽證書, 可進行學分替換,具體如下:

1)高級電工證書,可替換:

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2學分。

  1. 中級數控車工證書,可替換:

機械制圖3.5學分。

  1. AutoCAD認證高級繪圖員,可替換:

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   2學分。

  1.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可替換: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4學分。

  1. 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可替換: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4學分。

鼓勵學生考取至少一本國家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1. 學時、學分分配表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分、學時分配表

課程類別

學分

學時數

課堂教學學分百分比(%

課堂教學學時百分比(%

各教學環節占總學分百分比(%

各教學環節占總學時百分比(%

總學時

實踐(上機、實驗 、實訓)

課堂教學

必修課

公共課

43.5

778

306

41.83

44.36

32.71

28.71

專業課

34.5

560

234

33.17

31.93

25.94

20.66

專業選修課


18

288

138

17.31

16.42

13.53

10.63

公共選修課

8

128


7.69

7.30

6.02

4.72

合計

104

1754

678

100

100

78.20

64.26(其中理論教學:39.70

實踐

集中安排的實踐教學

19.5

420



21.80

60.30

課內實驗、實訓

0

654



崗位實習

10

560



合計

29.5

1634


總計

133.5

2710


100

公共基礎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百分比(%

33.43

選修課教學時數占總學時百分比(%

15.35

  1. 周教學時間分配表

入學教育與軍訓

課程教學

獨立設置的集中性實訓環節

畢業教育

考試

節假日、運動會及機動

小計

1

3.5

15.5

0


1

1

21

2


15

2


1

1

19

3


17

1


1

1

20

4


15

1


1

1

20

5


15

5


1

1

22

6


0

16

1

1


18

合計

3.5

77.5

25

1

6

5

120

(單位:周)

  1. 教學計劃進程總體安排

  1. 課程教學計劃進程表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計劃進程表2024

類   別

序號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總學時

理論課時

實踐課時

考試學期

考查學期

按學期分配的周學時

1

2

3

4

5

6

公共必修課

1

61011004

思想道德與法治1

1.5

24

20

4

1


2






2

61011005

思想道德與法治2

1.5

24

22

2

2



2





3

61021003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

32

24

8

3




2




4

6102100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3

48

32

16

4





2



5

60031001

體育與健康1

1

22

4

18


1

2






6

60031002

體育與健康2

1

32

4

28


2


2





7

60031003

體育與健康3

1

30

4

26


3



2




8

60041004

體育與健康4

1

32

4

28


4




2



9

60011001

高等數學(模塊A

3.5

60

54

6

1


4






10

60041001

高職英語1

4

64

36

28

1


4






11

60041002

高職英語2

4

64

36

28

2



4





12

58001004

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3

48

16

32

2



3





13

58001005

信息技術應用拓展

2

32

8

24


2


2





14

60021003

職業語文

2

34

18

16


2


2





15

61051003

創新創業教育基礎理論

2

32

24

8


2


2





16

6106100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24

8


2


2





17

61030001

形勢與政策1

0.2

8

8



1

1






18

61030002

形勢與政策2

0.2

8

8



2


1





19

61030003

形勢與政策3

0.2

8

8



3



1




20

61030004

形勢與政策4

0.2

8

8



4




1



21

61030005

形勢與政策5

0.2

8

8



5





1


22

61051002

就業指導

1

12

8

4


5





1


23

60050001

軍事理論

2

36

36

0


2


2





24

61061003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

2

32

18

14


1

2






25

61041002

船政文化

2

32

24

8


1

2






26

61071001

國家安全教育

1

16

16

0


1

1






小計

43.5

778

472

306



18

22

5

5

2


專業必修課

1

53041101

機械制圖

3.5

64

54

10

1


4






2

53041106

電工技術基礎

3

48

22

26

1


3






3

53041208

機械設計基礎

3

48

36

12

2



3





4

53041107

電子技術基礎

4

64

40

24

2



4





5

53041210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3

48

24

24

3




3




6

53041212

電氣控制技術

4

64

32

32

3




4




7

53041104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4

64

32

32

4





4



8

53041209

液壓與氣動技術

3

48

34

14

4





3



9

53041211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

3.5

56

26

30

4





4



10

53041213

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3.5

56

26

30

5






4


小 計

34.5

560

326

234



7

7

7

11

4


專業選修課

1

53041308

機電設備招投標

2

32

28

4


2


2





2

53041305

市場營銷

2

32

32

0


3



2




3

53041306

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

2

32

16

16


3



2




4

53041330

金屬零件成型與加工工藝實施

2

32

26

6


3



2




5

53041315

機電專業英語

2

32

28

4


3



2




6

53041314

機電設備質量安全管理

2

32

28

4


3



2




7

53041318

專利實務

2

32

26

6


3



2




8

53041332

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

2

32

16

16


4




2



9

53041311

工業組態軟件

2

32

22

10


4




2



10

53041329

機器視覺

2

32

16

16


3



2

2



11

53041312

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

2

32

16

16


4




2



12

53041331

智能工廠虛擬仿真及應用

2

32

16

16


5





2


13

53041304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4

64

26

38

5






4


14

53041328

工業物聯網技術

2

32

16

16


5







15

53041310

機器人創新設計與制作

2

32

16

16


5





2


16

53041313

設備故障診斷與排除

3

48

24

24

5






3


17

53041317

微處理機系統設計

2

32

14

18


5





2


18

53041333

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

2

32

16

16


3



2




小計:2024級計劃選修18學分

18

288

150

138





8

4

6


公共選修課

選修校級公選課至少8學分,其中必須選修2學分的美育類、2學分的思政類、2學分的創新創業類課程。













小計

8

128












合計

104

1754





25

29

20

20

12



學期課程門數







10

12

9

8

5



學期考試課程門數







5

5

4

4

2


備注:

  1. 專業核心課程為:機械設計基礎、電氣控制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2. 創新創業課程為: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智能工廠虛擬仿真及應用。

3課證融合課程為: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4融合課程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5閩臺班的《電子技術基礎》、《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利實務》等門專業課程由臺灣老師負責授課或主要參與授課。

2、集中性教學環節計劃進程表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集中性教學環節計劃進程表

類  別

素質能力模塊

序號

項目代碼

項目名稱

學分

考核方式

實施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集   集 中 性 實 踐 教 學 

基本素質與能力

1

64002001

入學教育

0.5

1

考查

1






1教學周

2

64002002

軍事技能

3

3

考查

3






學生處安排

3

61012002

社會實踐(思想道德與法治)

0.5

(1)

考查


(1)





理論課程教學周的周末,分三個周末共計6

4

61022002

社會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0.5

(1)

考查




(1)



理論課程教學周的周末,分三個周末共計6

5

64001002

勞動教育與實踐1

0.5

(1)

考查


(1)





第一學期分散安排

6

64001003

勞動教育與實踐2

0.5

(1)

考查



(1)




第二學期分散安排

7

64001004

勞動教育與實踐3

0.5

(1)

考查




(1)



第三學期分散安排


64001005

勞動教育與實踐4

0.5

(1)

考查





(1)


第四學期分散安排

8

64002003

畢業教育

0.5

1

考查






(1)

校內

9

65002001

素質教育

2


考查







分散安排,由院團委、二級學院組織

10

62002001

創新創業實踐

0.5


考查







校內






集中性專業實踐環節

1

53042101

金工實習

2

2

考查


2





校內金工車間

2

53042212

二維CAD實訓

2

2

考查



2




校內

3

53042204

液壓與氣壓實訓

1

1

考查




1



校內

4

53042210

高級電工強化訓練

2

2

考查




2



校內

5

53042205

自動化生產線實訓

1

1

考查





1


校內

6

53042216

階段崗位實習

2

4

考查





4


校內+企業

7

53042217

畢業崗位實習

8

16

考查






16

企業

8

53042208

創新專題制作(畢業論文)

2

2

考查





1

1

校內

小計

29.5

35


4

2

2

3

6

18


畢業總計最低學分

133

八、實施保障

(一)教學組織與實施總體說明

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根據課程的特點與本校的具體條件,本專業將6門課程:電氣控制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列為核心課程。通過這些主要課程的建設,帶動本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本著基于工作崗位課程模塊化的建設思路,根據課程特點重新組織課程內容。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以強化職業綜合能力,即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主線,囊括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則,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開展教學活動。在課程內容的課時安排上,緊緊遵循“工學結合”的原則,加大實踐課時比例,以及理實一體教學的比例,將符合條件的課程單元推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教學全過程按“基礎知識基礎能力訓練專業知識專項操作實訓階段崗位實習職業技能實訓、中級工考證專門知識綜合實訓生產崗位實踐校企聯合答辯、高級工考證、綜合提高”的思路設計并實施一體化教學,如下圖所示。


教學模式過程圖

為了貼近職業崗位要求,我們將課程教學依照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以加強教學針對性;將專業技能操作實訓和職業資格要求融合到教學計劃與課程內容中,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專業技能的培訓效果。

為了突出綜合實踐環節的建設,我們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思想遵循了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形成的循序漸進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先進,從單一到綜合。實踐教學環節分階段、分層次設置,采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漸進式目標教學法,使學生逐步掌握適應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具備本行業要求的綜合實踐能力與職業素質,有利于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例如,我們從一開始就將《基礎機器人制作與編程》課程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把課堂搬入實驗室,以教育機器人為載體,突出“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對機電一體化系統有一個整體的了解與認知,同時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了強化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特點,根據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制定實踐教學標準,我們制定出本專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的實踐教學模塊,統籌安排實踐性教學內容,將基本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形成階段實習、系列實驗、實訓實習、綜合訓練以及崗位生產實習等幾部分實踐環節。其具體的做法如下表所示。

機電技術專業知識技能培養計劃安排表

培養專業

第一

學期

第二

學期

第三

學期

第四

學期

第五

學期

第六

學期

機電一體化技術

通識課程

專業技術課程

階段崗位實習

專業知識、技能綜合訓練一體化課程

崗位生產實習、高級維修電工考證、畢業設計

基礎實驗、實習

專項實訓實習……

中級維修電工考證

教學計劃的安排要有利于實踐能力的訓練。靈活安排教學實踐各環節,教學計劃安排應主動適應企業的生產時段與生產項目內容的安排,注重實施的效果,教學計劃的安排與調整必須要有利于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按照機械的、固定的模式去制定。實訓實習安排的基本思路如下:

1)緊跟技術發展進步,營造真實生產環境。合理安排“基礎訓練—校內實訓—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實訓項目,使能力培養遞進提高;按照“基地建設企業化”和“實踐教學生產化”的原則,建設生產型教學車間,緊跟技術發展進步,選用儀器設備與課程實施內容相配套、與生產實際相一致,使實訓更加貼近生產實際。努力營造真實的生產環境,開展生產性實訓,使“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體現在教學各個環節。不斷推進一體化教學、項目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方法。

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以服務為出發點,積極參與企業職工培訓,承擔企業技術研發、改革等任務,探索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身份互兼,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不斷增強崗位實習效果,嘗試將崗位實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專門性集中專項實習,主要安排在大二上學期和大三上學期。通過這一階段實習,強化學生某一專項技能的實踐,體驗企業的真實生產環境;第二階段為畢業崗位實習,通過這一階段的實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更好地與就業工作崗位進行銜接。保證學生崗位實習時間達到半年以上。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管理力度,與企業共同對學生崗位實習進行評定。并充分依托機電裝備制造類企業,利用企業與社會資源,形成一批具有行業、專業特色的校外實訓基地。

(二)師資隊伍

對專兼職教師的數量、結構、素質等提出有關要求。

  1. 專任教師隊伍配置要求

 ①專業帶頭人

副教授或高級工程師以上水平,有一定企業實踐工作經歷和5年以上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經歷,在行業企業的技術領域一定影響力。具備運用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改革的設計的能力;具有主持和組織實訓實習條件建設、生產性實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組織高職特色教材編寫、制定教學標準、建設教學資源庫的能力。

 ②專業骨干教師

講師或工程師以上水平,有一定企業實踐經歷和3年以上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經歷。富有創新協作精神,能承擔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設計和實施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主持和參與高職教材編寫、教學標準制定、課件、案例、實訓實習項目、教學指導、習題題庫、學習評價等教學資源的建設。

 ③“雙師”素質教師

講師及以上職業資格,并具有工程師或技師以上水平,有企業崗位實踐經歷、能參與應用技術研究和國內外學術交流與進修等形式,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并具備較強的專業教學設計開發能力和業務指導能力;能承擔生產性實訓項目設計開發、實訓指導書編寫的工作。雙師型總數占專任教師總數80%及以上。

專任教師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系統承擔過1門及以上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的全部講授工作。并到企事業、生產服務一線實踐6個月以上。能承擔生產性實訓項目設計開發、實訓指導書編寫的工作。

目前本專業專任教師12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數5人,中級職稱人數 6人,初級職稱人數1人,具有雙師型教師人數11人。

姓名

出生年月

學歷

學位

職稱

畢業院校

專業特長

主講課程

楊開懷

1980.10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福州大學

材料學

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

李斌

1965.03

本科

學生

教授

福建林學院

木材加工

液壓與氣動技術

曾思通

1985.12

研究生

碩士

副教授

福州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廖應生

1979.07

研究生

碩士

高級工程師

福州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

蘭慧琴

1987.01

研究生

碩士

副教授

福建師范大學

光學

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電氣控制技術,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黃穎

1986.02

研究生

碩士

副教授

齊齊哈爾大學

工業設計

機械設計基礎,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液壓與氣壓傳動

李烈熊

1984.08

研究生

碩士

講師

福州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胡桂玉

1994.10

本科

學士

助教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制圖,金屬零件成型與加工工藝實施,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CAD/CAM軟件及應用

曾舒

1988.07

研究生

碩士

助教

廈門大學

材料加工工程

電工技術基礎、電氣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林俊杰

1990.07

研究生

碩士

助教

福州大學

材料學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金屬零件成型于加工工藝實施

2)兼職教師隊伍配置要求

擔任專業實訓課的企業兼職教師必須滿足以下任職條件:

      1. 具有豐富的機械機電技術業務經驗和生產管理經驗

      2. 機械類課程的兼職教師應該具有機械制造、機械設計等機械相關專業學歷,熟悉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公差配合等相關知識,理論知識扎實,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3. 電氣控制類課程的兼職教師應具有機電、電氣或電子等相關專業學歷,熟悉電氣電子電路、51單片機控制、PLC等控制知識,精通電工電子測量設備的使用,理論知識扎實,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4. 氣壓液壓控制類課程的兼職教師應具有機電、氣壓液壓等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熟悉機電自動化設備的氣路、油路的控制系統及各種氣液壓閥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5. 機電設備維修維護類兼職教師應具有五年以上機電設備檢修或維護的工作經驗;熟悉機電設備機械電氣的設計理論,熟練掌握機械電氣維修的相關技能,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應達到30%,力爭達到50﹪。

序號

學歷要求

專業背景

職稱要求

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要求

合作企業

(行業部門)

擬任課程

(教學環節)

人數

1

本科及以上

機械制造

中級及以上

高級工程師

福建省機械科學研究院

機械制圖、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

2

2

本科及以上

機械制造

中級及以上

中級數控車工

福建省威諾數控有限公司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機械設計基礎

2

3

本科及以上

機械電子

中級及以上

高級電工

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工技術基礎、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2

(三)教學設施

1校內實驗實訓室(實訓基地)

為滿足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需要,目前本專業的校內實驗實訓室配置如下表所示:

校內實驗實訓室

序號

校內實驗實訓室(實訓基地)名稱

主要設備

主要實訓項目

1

電工實驗室

THHE-1實驗臺

電工技術基礎

2

電子實驗室

電子實驗臺

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

3

電力電子實驗室

電機拖動實驗臺、交流電機、直流電機

電氣控制技術

4

電氣控制實驗室

電控實驗臺

電氣控制技術

5

PLC實驗室

電腦、PLC、變頻器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6

機房

電腦

CAD/CAM軟件及創新應用

7

自動化生產線

自動化生產線

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

8

液壓實驗室

Festo液壓、氣動實驗臺

液壓與氣壓技術

8

單片機實驗室

電腦、單片機實驗板、機器人寶貝車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9

現代制造技術實訓中心

數控機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

10

工業機器人實訓室

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2)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踐基地,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場所,本專業結合職業教育特點,借鑒企業的模式經營和管理,按照人才培養標準,對整個教學過程實施全面的質量監控;創新開展了多種模式的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人才;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主要的校外實訓基地見下表所示。

校外主要實訓基地

序號

校外實訓基地名稱

合作單位

主要實訓項目

1

智能制造實訓基地

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2

汽車制造實訓基地

福建奔馳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3

電氣安裝實訓基地

福州三杰電器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4

汽車零部件生產實訓基地

福建鉅全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5

電力設備制造實訓基地

福建森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6

機電設備制造實訓基地

福州閩岳機電有限公司

階段崗位實習、畢業崗位實習


(四)課程標準

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重構和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而工學結合課程標準的制訂作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落到實處的保障。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新高職課程體系下,課程標準制訂的思路與內容,對于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制訂課程實施方案,規范課程的教學過程,指導任課教師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課程標準設計的思路是:首先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關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闡述,明確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其次應結合職業教育課程觀、教學觀、能力觀,以項目化教學來組織課程內容,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排序中,選擇典型任務為載體,將課程內容劃分為互相聯系的學習情境;第三應通過對各學習情境中學習目標、主要內容、授課方式、師生要求等各項內容的描述,來規范課程所要求的內容;第四應通過對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合,以一個完整的項目為載體,完成課程的實施;最后,通過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考察和評價,來完成對課程的評鑒與考核。機電一體化專業針對本專業的課程均分別建立相應課程標準。

(五)教學資源

1)建設網絡教學信息平臺。將所有專業課程的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課件、實訓工單、專業查詢資料上網,在網絡教學信息平臺上實現信息共享。

2)推進教材建設,教材選用項目化、模塊化、情景式、案例式、活頁式等新型教材。并積極推進符合地區特點的校本教材的開發與使用。編寫符合工學結合的實訓教材和指導書,為使核心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情境教學的開展,編制專業課程引導文,實訓工單等教學資料。

3)在實驗實訓室建設過程中突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利用實物、模型、聲像多媒體資源開展教學。

4)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為教學服務。通過組織參觀,校企合作,將企業引入學校,將課堂搬進企業,拓展學習平臺。

(六)教學方法

根據具體教學情境和教學對象,選擇分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方法,在一體化教室、實訓中心、校中廠等教學場所,利用課程教學資源庫、多媒體教學等手段和平臺,實施項目教學。

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本專業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具有豐富的視頻、動畫、文本等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布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使用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設備可以隨時在線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學習評價

校企合作共同修訂教學質量內部評價標準,引入社會評價機構開展第三方評價,形成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

1)內部評價:以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指標為依據,通過領導查教、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等活動,結合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平臺的分析,對各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設施、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質量、實踐教學質量、畢業生進行內部評價。并積極引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考核及評價辦法。

2)外部評價: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收集來自行業、用人單位、家長、畢業生等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意見,委托麥可思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咨詢公司開展第三方評價,對專業的就業率、月薪、失業率、失業量、離職率、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求職成本、求職強度等各項指標進行評價,構建人才培養質量“多視角”的外部評價體系。

)質量管理

1、制度建設

1)建立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

選派專任教師分別到校企合作企業鍛煉,另外選拔了多名骨干教師到國內外著名高職院校進修或培訓,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專業技術和教學理念,跟蹤專業技術發展動態,開展技術交流,專業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教學水平、實踐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提高專任教師解決企業技術問題的能力及科研水平、研發能力。

2)實訓車間管理制度

完善實訓車間硬件的同時,引企入校,采取企業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實訓基地的運行、管理機制,構建工學結合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同時借鑒機電行業的職業崗位標準,制定校內生產性實訓標準、校外崗位實習標準,研制實訓指導手冊和實訓管理手冊,確保工學結合實訓的良性運行。通過校企合作建設的方式共建企業化實訓基地;建立健全的教學實驗實訓建設管理制度,保證本專業有關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有效實施與利用,使之有力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

3) 校企共建質量監控與質量保障體系

在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總體框架下,根據專業建設的特點,重點建立了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與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系統的相關機制,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了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成立教學質量監控小組。完善“教師評學”、“學生評教”、“教學督導”、“企業評價”等制度。制定了課程開發規范與課程考核實施辦法,開展課程教學設計和案例教學研討和研究,確保項目化課程的實施效果與教學質量。制定了與健全學生校內生產性實訓與校外崗位實習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實習、實訓質量,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1.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長效機制建設

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業產學合作委員會行業企業委員構成匯總表

序號

姓   名

性別

年齡

合作企業(行業部門)

職 務

職 稱

校企合作的主要

內容與形式

1

李壯斌

47

福州問道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2

程利軍

52

沃爾沃建筑(中國)有限公司

經理

高級工程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3

曾珍

57

福建東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經濟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4

林龍生

62

福建龍生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董事長

高級工程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5

鄭建斌

55

福建興航重工有限公司

工程師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6

俞海金

44

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技術長/省技能大師

高級技師

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1)校企深度融合,為企業輸送高級人才

與鉅全活塞、閩岳機電等企業攜手合作,通過實訓基地共建、師資隊伍共建、課程內容共建、管理無縫搭接、實習就業對接等方式,全方位深度融合。按企業模式進行管理及教學,采用“擇優選拔,末位淘汰”的方式,企業為優秀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崗位,實現學習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2)探索“學員制+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企業對機電技術人才工作崗位的需要,進行知識能力的分解,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建設“四位一體”實訓基地,使學生的學習就是在“學員制+學徒制” 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真正達到培養“技術員”+“高級工”的目的。

3)“教-學-做無縫結合”校企聯訓特色教學

與閩岳機電等企業合作,以機電設備維修項目和制造項目為教學目標,通過具體的實踐項目的教學,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并賦之于應用。

3、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在機電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我們始終緊緊抓住人才培養這個核心,把人才培養和人才培養質量保障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主動、有效地適應企業的需要,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與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使學校內部形成有機的整體。

在學院“人才培養多層次督導體系”的基礎上,系部和機電教研室依此形式逐級構建更加細化的多層次督導體系,如系部督導,專業教研室(室組)的督導。

在人才培養督導體系中我們還增設“社會評價”環節(由企業領導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外教育專家、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以及社會各界有關人士組成),形成一條指導學校人才培養、反映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影響信息的外部督導渠道,改變傳統的封閉式學校教育的模式,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學校人才培養工作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督導體系從工作計劃和組織、教育活動、系統輸出的觀測點、管理和評價,到各環節的信息反饋,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意見。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構成匯總表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學歷

專業

職稱/職業資格證

職務

工作單位

專業指導委員會職務

1

楊開懷

43

博士

機械設計

教授

機械學院院長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主任委員

2

彭勝敏

42

碩士

機器人技術

副教授

機器人學院副院長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副主任委員

3

林善鎮

56

本科

自動化技術

高級工程師

部門經理

福州銀達匯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委員

4

俞海金

46

大專

機電一體化技術

高級技師

技術長

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委員

5

李壯斌

47

碩士

機械設計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董事長

福州問道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委員

6

蘇偉民

40

碩士

機械設計

副教授

系主任

福建技師學院

委員

  1. 畢業要求

專業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關聯矩陣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為:

培養目標(一):能夠進行機械繪圖;

培養目標(二):能夠使用工具、數控機床等設備加工機械零件;

培養目標(三):能夠完成機械設備的維護,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能夠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故障檢修;

培養目標(四):能夠完成電氣設備安裝與調試,電子產品裝接與調試,具備機電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能力;

培養目標(五):能夠完成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安裝調試,能夠進行工業機器人的調試與應用對設備系統進行局部改造和升級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要求如下:

畢業要求1能夠進行機械零部件的測繪;

畢業要求2:能夠操作普通機加設備,能夠使用各種常見裝配工具;

畢業要求3:了解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備 CNC應用能力;

畢業要求4:了解設備安裝知識、設備調試、液壓和氣動元件的工作原理、結構,能對常用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畢業要求5:能夠裝接與測試電子產品;

畢業要求6:具有電子、電氣設備安裝檢測能力

畢業要求7:具有對常見繼電接觸式控制線路安裝調試能力

畢業要求8:能夠對生產線自動化設備進行裝配、調試及維護;

畢業要求9:具有對光機電液設備的綜合調試能力;

畢業要求10:對設備系統進行局部改造和升級的能力。

畢業要求11:會使用電工、電子常用工具和儀表;

畢業要求12:能對PLC控制系統進行基本維護;

畢業要求13:能熟練對工業機器人進行現場編程;

畢業要求14:能夠使用現場總線組建工業網絡;

畢業要求15:能夠編寫基本人機界面程序;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相關度矩陣


畢業要求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一)

培養目標(二)

培養目標(三)

培養目標

(四)

培養目標

(五)

畢業要求1




畢業要求2





畢業要求3





畢業要求4





畢業要求5





畢業要求6





畢業要求7




畢業要求8





畢業要求9





畢業要求10





畢業要求11



畢業要求12




畢業要求13





畢業要求14





畢業要求15





課程與畢業要求關聯矩陣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相關度矩陣

課程名稱

畢業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機械制圖













金屬零件成型與加工工藝實施














電工技術基礎












電子技術基礎













液壓與氣動技術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















電氣控制技術












自動化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













機電設備質量安全管理













交流伺服與變頻技術












CAD/CAM軟件及應用













專利實務















機電專業英語














畢業要求

學生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與學分,完成規定的教學活動,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準予畢業并發給畢業證書。

1.修滿總學時2710,學分133.5;

2.選修校級公選課至少8學分,其中公選課必須選修2學分的美育類、2學分的思政類、2學分的創新創業類課程。

3.素質教育(三全育人)修滿2學分。

  1. 附錄

一般包括教學計劃變更審批表、調整專業培養計劃申請表等。







附表1

記錄編號:JY0201/JL02

調整專業培養計劃申請表

申請項目


原計劃已執行了幾個學期


年級


專業


調整內容

調整前

調整后




調整原因:



二級學院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

教務處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

分管副院長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

調整與審批注意事項:

  1. 培養計劃采取分級負責、分級審批制度。除“兩課”及全校性公共基礎課程外,本二級學院個別專業課程學時、課程考核類型及課程名稱調整由二級學院院長審批;

  2. 凡涉及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組或專業方向課程模板等較大程度的調整,由二級學院召開專題研教會議研究討論、二級學院院長簽署意見后,報教務處審核,屬培養計劃各教學環節進程的調整,由教務處審批;屬培養計劃教學環節的增減調整,報分管教學副院長審批后執行;

  3. 任何專業培養計劃的調整(包括學期、學時的調整)經審批同意后,須及時抄送一份給教務處教學管理員;

  4. 本表一式二份,由開課部門或上課對象所在部門填寫,經審批后比實際執行時間提前2個月交教務處,“申請項目”欄應根據申請年級培養計劃所規定的課程模板(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填寫。



附表2

記錄編號:JY0201/JL03

教學計劃變更申請表

二級學院


學年及學期


專業


年級


調整內容

調整前

調整后




調整原因:



教研室審核意見:

二級學院審批意見:

教務處審批意見:

注:1、專業選修課的調整由系審批即可,必修課的調整由系同意后報教務處審批。

2、本表一式二份,二級學院和教務處各一份。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日本午夜人妻寂寞小视频|欧美牲交黑粗硬大|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亚洲美腿丝袜 欧美另类

<p id="1lfb9"><output id="1lfb9"></output></p>

<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menuitem></p>
<p id="1lfb9"></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p><p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

<p id="1lfb9"></p><pre id="1lfb9"></pre>

<p id="1lfb9"></p>
<p id="1lfb9"><delect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delect></p>
<pre id="1lfb9"></pre><p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menuitem></p>

<p id="1lfb9"><outpu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output></p>

<p id="1lfb9"></p>
<p id="1lfb9"></p><pre id="1lfb9"></pre>

<p id="1lfb9"></p>

<p id="1lfb9"><menuitem id="1lfb9"><address id="1lfb9"></address></menuitem></p>
<p id="1lfb9"></p>

<p id="1lfb9"></p>

<p id="1lfb9"><output id="1lfb9"></output></p><p id="1lfb9"></p><output id="1lfb9"><delect id="1lfb9"><listing id="1lfb9"></listing></delect></output>

<pre id="1lfb9"><delect id="1lfb9"></delect></pre>

<output id="1lfb9"><menuitem id="1lfb9"><noframes id="1lfb9">

<p id="1lfb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