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首輪“雙高計劃”建設周期的收官之年。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工作,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對標“五個到位”,制定基層黨組織“支部堡壘工程”“校園先鋒工程”“素質提升工程”“活動陣地工程”“談心談訪工程”五大工程實施方案,打造“三引領,四促進,五育人”黨建品牌,創建“七優”標桿陣地,取得顯著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一、堅持“三引領”,夯實黨建基礎
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政治引領、制度引領,推進黨政聯席會、黨總支會、黨支部書記例會常態化制度化,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設師德師風專題講座及專題會議,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筑牢廉政思想防線,創建意識形態負面清單,通過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會議,研究精神文明工作,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通過個人自學,支部集中研討,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等多種方式,推動主題教育入心入腦,共組織個人自學45次,組織黨課教學11次,開展5次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師生黨員同志赴龍巖市全國林改策源地武平縣捷文村實踐教育基地學習,在凝神聚氣中感悟奮進力量,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確保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取得切實效果。
(開展主題教育黨課教學)
(赴龍巖市全國林改策源地武平縣捷文村實踐教育基地學習)
二、強化“四促進”,推動“雙高”建設
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文化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優勢,做到促進事業發展、促進隊伍建設、促進改革創新、促進效能提升,強化“四促進”,推動“雙高”建設。
促進黨建與事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之間的緊密交流。以福建農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簽訂共建合作協議為契機,積極開展黨建共建活動,依托雙方力量凝聚黨建合力,實現黨組織工作互動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與福州市第二醫院內科黨支部共同開展黨日活動,共同促進雙方實際發展;與福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黨建帶團建聯學共建活動,加強合作、深化交流,促進隊伍建設,實現共同育人。
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事業發展,學院聚焦智能制造相關崗位技術技能人才、應用技術人才需求,與永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制定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提供學徒崗位,實踐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模式,以實現“雙師共育+交互訓教”閉環式人才培養模式。在黨總支的統一領導下,各支部、教研室通力合作,持續推進該現場工程師項目申報工作,完成現場工程師聯合培養共建簽約儀式,項目已報省教育廳送審。
2023年,學院積極面向開展行業廣泛的社會服務與合作,通過校企深入合作,橫向到賬經費達33.6萬元;積極拓展社會合作伙伴,開展社會服務培訓219人,培訓金額達20多萬;加強產學研一體化,實現專利轉化2個,金額1.2萬,為學院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場提供有力支持。
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推進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深化產教融合,與廈門市海滄區職業中專學校、廈門海滄產業招商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海滄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對接廈門千億產業鏈群,為海滄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現代物流等產業發展服務。該產業學院被批準為福建省級第四批高職院校產業學院試點項目,進一步推動學院與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升學院的服務水平與實踐能力。
國際合作取得顯著成績。我院機械及自動化專業成功入選首批“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SGAVE)”試點院校之一。該項目由教育部與德國等歐洲職業教育模式先進國家的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實施,旨在借鑒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技術和經驗,逐步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模式的升級與發展。經過嚴格考察評估,機械及自動化專業成為該項目智能制造領域試點合作專業之一。學院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學院的國際視野,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發展機會。




(與福建農林大學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與福州市第二醫院內科黨支部共同開展黨日活動)
(現場工程師聯合培養共建簽約)
三、推進“五育人”,構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著力推進思想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競賽育人、實踐育人。開展“械小幫”家電維修志愿服務活動,充分展示了機械學子深厚的專業底蘊,真正做到了“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夯實理論基礎”。建立“基礎認知——交叉探究——實踐訓練——競賽提升——創新創業”的階梯式創新課程教學體系,創建智能機器人雙創實踐基地,為學生打造第二個實踐課堂,并依托機器人實踐基地孵化了十個創新創業項目推薦學校,項目主題涉及智能裝備、機器自動化及非遺文化等,其中,“‘藏’地之力——智慧全埋式箱變引領者”項目獲得了校賽銀獎、“房屋坍塌預警系統——房屋安全預警開創者”、“礦井衛士——智慧安全頭盔”、“嵌入式可變投影傘面——非遺油紙傘創新者”、“智能定損——車身表面損壞智能檢測系統”四個項目獲得校賽銅獎。積極開展“五彩五育”、“非遺文化弘揚者”等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用青春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深化閩寧合作,共建協同育人。學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兩校共建“閩寧職業教育鄉村振興合作共同體”工作機制下,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與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工程學院訪學共建、交流互鑒,寧職院先后8名學生、3名教師代表赴我院深入學習交流;共同開展閩寧合作“同上一堂課”教學活動,有效促進院校之間的深度交流和資源共享,推動兩?,F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指示精神,切實推進服務育人、思想育人,著力開展“書記院長面對面座談會”,共收集問題20余條;通過自查認真查擺問題,回應師生急難愁盼的問題,并逐一紓困解決,確保事事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從嚴從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切實提升發展黨員質量,發展教工黨員1名,2023年上半年發展學生黨員30名,結合主題教育,黨總支書記上黨課數 3 次,黨支部書記上黨課數平均 2 次,參加黨校培訓共300余人次。
以“1+X”模式實踐探索就業育人實踐,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助力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訪企拓崗,走訪企業26家,開設專場招聘會,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機械學院2023屆畢業生人數為772人,總體就業率達98.06%,位列學校榜首。
(“械小幫”志愿服務隊社區志愿服務)
(訪企拓崗、校企合作)
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政治引領、制度引領,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謀劃部署、扎實推進落實學院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工作,團結凝聚、引領帶動師生積極投身學院建設,用心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政治優、隊伍優、業務優、服務優、紀律優、效益優、品牌優”的七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