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丨偉大中國風,安環展新貌——2018安全技術與環境工程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記2018安全技術與環境工程系
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污染防治攻堅戰,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助力建設機制活 產業優 百姓富 生態美的新福建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安全技術與環境工程系師生一行十余人于7、8月份到龍巖新羅區、南平光澤縣等地開展了以“美麗中國實踐行”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
宣傳環保知識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暑期“三下鄉”踐行隊伍來到龍巖市黃坑村,了解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組織了鄉村環保系列活動,以垃圾分類,森林防火,保護動物,保護濕地等為主題,給現場村民們講解了環保知識,發放環保宣傳單,讓他們認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提高村民們的環保意識。
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逐漸顯現出來,而且已經成為阻礙美麗新農村建設的最大障礙。
隊員們在村里和村民們一起清理
白色垃圾,將環保理念融入實際行動,還在村里展開了鄉村發展的調研。這次活動中,每位同學都在積極地運用自己的所學,為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贏得了當地村民的稱贊,助力當地美麗鄉村建設。

開展護我母親河行動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8月5日,安全技術與環境工程系“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們來到光澤縣開展以“護我母親河”為主題的“河小禹” 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宣傳河長制,愛護母親河的活動。
志愿者們給社區居民們介紹我省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的情況,并對當地河長制的開展情況做了調查,收集了群眾對當地在河道治理過程當中的反饋意見。同時志愿者們還通過家園清潔行動,身體力行,號召人們加入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隊成員們順著富屯溪開展巡河大行動,周圍環境綠水環繞,滿目青山,花木扶疏,風景如畫,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展開一副山水田園新畫卷。隊員在不同的河段給河水取樣檢驗,并把水質情況反饋給當地有關部門,為河水的保護提供科學數據。在沿途公園進行河長制活動宣傳,發放環保宣傳單,宣講保護環境知識,教育人們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境保護理念,活動得到了附近居民的大力支持。
弘揚船政文化 展示船政魅力
旅途中我們開展了船政文化宣傳活動,給當地群眾講解船政文化的輝煌歷史,認山區人民更進一步加深對船政文化的了解與認同,擴大船政文化影響力,弘揚“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船政精神。
志愿者到了龍巖四中,宣傳講解我校的光輝歷史,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辦學理念和現行的招生政策,講解學校情況和專業特色。隊員們走進班級開展了招生宣傳,分發招生宣傳冊,認真細致地回答了同學們和學生家長的問題,許多考生當場表示要報考我們學校。
“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深入鄉村,體悟鄉村,不僅鍛煉了自身能力,提升了社會實踐能力,也實實在在地為鄉村建設“添磚加瓦”,體現了大學生的社會價值。這次“三下鄉”也讓我們大學生深刻體會到,對鄉村的了解還不夠,就“三下鄉”本身而言,還應該更深入一些,多了解鄉村振興、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值得深入調研。
同時,“三下鄉”讓我們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好地了解鄉村,從而激發我們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的熱情。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明白肩上所負的時代使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